唐五十两船型银铤一枚,重量:1964.6g,体积较大,为便于运输与贮藏,双翅向内敲扁,通体乌木色原始包浆,保存颇佳,GBCA MS60(1610068137)
明山西“马邑县解 万历二十二年分 马草脚价驿粮等银伍拾两计一锭 知县王公日 银匠李文昇”五十两银锭一枚,重量:1870g,此锭系马邑县上解田赋附加税折银,铭文中“马草”“脚价”“驿粮”均为明中后期田赋加派税种,目前仅发现此一例,国内外相关文献目录均未见记载,极为珍罕;银锭造型端庄优美,刻字深峻流畅,一气呵成,通体包裹醇厚原始包浆,底部气孔细密均匀,品相一流,作为仅见之马邑县田赋加派折银,具有极其重要的明代财税实物史料价值与文物收藏价值,值得珍视与推重,华夏评级 AU(980819) 编者按:马邑,秦汉时在今山西朔州市。唐置马邑县在今朔城区东北。清嘉庆时废。又隋唐马邑郡即朔州,治善阳,即今朔县。自明代到民国,征税作业,就是按照赋役册额定税额征收。程序上,征收地丁钱粮与各项杂税时,州县地方官会先发给辖区税户纳税通知单,并由地保、乡约等地方基层吏役催收……在这个征税作业的基础上,许多赋役册所未记载的税目,如衙署员役日常所需油煤柴炭、鸡鸭鱼肉、狱墙棘刺、考试凉棚、兵丁给养、接待过境官员、驿站马食、祭祀用品等差徭,无不折价摊分于地丁钱粮,每银一两征收至数百到上千文。官方不愿冒增加赋役册规定税额的大不讳,因此改以各种明目向百姓收取额外费用,在正税上附加征收,就成了最方便也最有效率的手段...... ——参阅戴学文先生著《从息借商款到爱国公债-细说早期中国对内公债》,2017年,页30-31。
明“曹州银 三十三两六钱二分 银匠李升”银锭一枚,重量:1245g,齐鲁重镇曹州上解藩库税银,锭身狭长,窄面束腰,通面细丝纹,刻字笔划深峻流畅,自然原始包浆,可见莹亮银光跃出皮壳,保存完好,曹州地名锭传世甚少,大唐评级 至美93(20200712009)
明“金花银 金花银”十两银锭一枚,重量:359.7g;金花银原指足色而气孔泛有金光的上等白银,也是古代白银成色的一种称谓,明中期以后,成为田赋折银的代名词,打有此铭文的银锭,存世并不多见;此锭砸戳深峻,自然原始包浆,原光姣好,状态之完美犹铸就未曾触手,殊为难得,古泉园地 MS65(2404056763)
明素面五两银锭一枚,重量:196g,锭型优美,银色洁白润泽,原光满溢,通面细丝纹,底部蜂窝璀璨,状态极佳,GBCA MS63+(1610066111)
明“鳌”字二两科举吉语银锭一枚,重量:76.9g,此锭以龙九子之首“鳌”为铭,寓意“独占鳌头”,品种独一无二,极为珍罕,且锭型优美,通面细丝纹,铭文笔画清晰,原光满溢,殊为难得,华夏评级 AU(987658) 来源:台湾资深藏家戴学文先生旧藏 编者按:相传“龙生九子,鳌占头”。鳌作为龙生九子中的老大,地位最为尊贵,其形象龙头、龟身,麒麟尾。唐宋时期,皇宫正殿台阶正中,放置有龙与鳌石像,考中殿试的进士,均须在台阶下列队迎榜,状元则立于最前端的鳌头处。因此,人们将中状元称为“独占鳌头”,后泛指在竞争中夺得首位。
民国北京“民国年月日 京都 天福记字号”五十两银锭一枚,重量:1783.6g,铸造规整,锭面原光姣好,打戳深峻周正,铭文全字口,锭身两侧各打一京都特色鱼形戳记,十分别致,寓意吉祥,除一翅边沿有些许小验银、侧面有一处小验孔外,整体保存颇佳,GBCA MS60(1610068135)
清河南“温县”五两腰锭一枚,重量:170.6g,官铸税锭,存世数量远少于加盖匠名或铺号的商锭;温县位于豫西北部,南滨黄河,北临沁水,古时因境内有温泉而得名,其县名锭存世并不多见;此枚打戳周正,铭文全字口,品相颇佳,完全未使用品
清河南“安阳县”五两腰锭一枚,重量:179.4g,官铸税锭,存世数量远少于加盖匠名或铺号的商锭;安阳县素有“豫北冲要”之称,历史文化悠久,其县名多见于五十两大宝,五两腰锭鲜有出现,GBCA AU55(1610049061)
清河南“宜阳县”一两小锭一枚,重量:34.3g,此锭戳印偏打,以致县名不全,从存世同类银锭分析应为宜阳县,如此小克重,应为官铸税锭中的奇零尾鞘银,存世十分稀少,GBCA AU53(1610068111)出版:《树荫堂收藏元宝千种图录》,页82,图73,陈鸿彬编著,齐格飞出版社,1988年。
清河南 “灵宝县”梅花形七钱小锭一枚,重量:23.8g,造型小巧别致,戳记打制深峻;灵宝县地处豫秦晋三省交界,其县名税锭原本无多,梅花锭型更属珍罕,紫东阁藏品,CCG AU(82024418)
清河南“光绪年月 光绪年月”五十两银锭一枚,重量:1840.9g,此锭铭文只打年份戳记,于河南上解藩库税银实不多见,锭型规整,双排戳记纤细娟秀,字口完整清晰,宝面原光温润,百年墨批尚存,通体包浆自然滞后,底部蜂窝晶莹亮丽,原始状态极佳,GBCA MS63+(1610049138)
清河南“光绪年月 汴省福□局 光绪年月 复聚恒”五十两银锭一枚,重量:1818.2g;河南大宝通常于锭面左右打双排戳记,此锭上下左右砸四戳,独具一格;百年岁月沧桑,致使上戳铭文字口模糊,无法辨识,但根据存世同匠名之“光绪三十三年 汴省复聚恒”实物,以及字形轮廓对比推测,其上戳或为“汴省福□局”,冠以省名极其罕见;拍品锭型规范,宝面五彩氧化,银光连续,通体厚重原始包浆,属河南大宝稀缺品种,GBCA AU55(1610065083)
清陕西“潼关厘局”四两槽锭一枚,重量:124.2g,官铸税锭;潼关为陕西重要常关之一,潼关厘局咸丰八年(1858)设立于潼关县,下属三个厘卡,主要对布匹、杂货药材抽收厘金,是清末陕西第一大税厘局,其所征厘税折银留存至今已不多见;此枚砸戳周正,铭文字口峻立,包浆自然,原始状态极佳,CCG AU50(82046745)
清陕西“咸阳 杨敬”三两槽锭一枚,重量:128.3g,商铸,银色润泽亮丽,成色一等,锭面细腻无瑕,满溢绸缎般华丽原光,砸戳周正,铭文书体遒劲,字口峻拔分明,实属陕槽之最高等级品相,GBCA MS65(1610017348)
清陕西“乾州 刘全”五两槽锭一枚,重量:144.3g,商铸,银质白润,字口锋利,保存完好,完全未使用品
清陕西“乾州 刘玉”四两槽锭一枚,重量:157.4g,商铸,铭文周正清晰,完全未使用品,返品不可,敬请预览
清陕西“泾邑 王信”六两槽锭一枚,重量:224.2g,商铸;“泾邑”即泾阳县,清属西安府;银锭重量逾恒,铭文全字口,原色原光,保存完好,近未使用品
清陕西“西安省 恒益成 官估局”五两槽锭一枚,重量:203.2g,商铸,经官估局鉴验,成色、重量皆有保障,底部打一处验银槽,GBCA XF40(1610068121)
清陕西“郃阳 田兴”五两槽锭一枚,重量:173.8g,商铸;郃阳县古称“有莘国”,地处渭南东北,历史文化积淀深厚,其名银锭存世原本无多;此枚砸戳周正有力,字口深峻如斩,锭面满溢五彩原光,状态颇佳,完全未使用品,CCG MS62(82046739)